ag凯发k8国际官网资讯
【新刊推介】《时代建筑》2022年第6期 定海桥:一段城市平民自建史研究凯发K8旗舰厅ag
发布时间:2024-07-30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杨树浦老工业带中的定海桥地区原是上海中心城区重要的产业工人聚居区之一,也是其中最后一个被征收与动迁的地区,在其百年来的空间演变中累积了大量正规与非正规混杂的居民自发建造现象。近年来,定海桥地区的历史进程与上海整个城市发展的关联性,特别是其浓厚的上海城市平民的市井生活气息及其建成环境特质,持续地吸引着一批当代艺术、建筑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人士的关注。定海桥居民的自发建造是在公共资源长年不足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使用者的日常生活及其空间实践的见证,这些空间表象背后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值得探索和深究。这段由产业工人肇始的典型的上海城市平民自建史,既让我们有机会观察与理解上海的市民城市特性及其相关的人与空间的互动,并探讨其对于上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殊价值;同时,这样的微观建造史也让我们有机会基于建造作为空间权利来关注建筑学中人的问题,并借由对日常、普通、庸常的建造行为的讨论来重新界定建筑学的价值观念。

  在主题栏目里,基于多年持续的研究,张斌对定海桥地区城市平民居住空间自建现象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主张日常空间的容变性、自发建造作为一种空间权利,并提出“过渡城市”“再地方化”等重要的理论概念。杨闻博和樊婕通过细致的现场调研和大量分析性图绘,呈现了依托定海桥449弄工人宿舍的非正规建造和定海桥地区自建住房的图景。徐亮研究了杨树浦地区工厂与工人住房之间的伴生性空间关系,为读者理解定海桥地区工人住房自建现象提供了整体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区域背景。陈韵从生命经验和空间使用的角度,分析了百年历史中定海桥空间个案的批判性经验和启迪。范文兵通过一系列以定海桥为代表的“上海B面城市现象”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在建筑教育中培养学生以复杂性视角来理解上海。凯发K8旗舰厅ag

  专题“现当代建筑批评家研究”收录了两篇文章,分别研究美国建筑评论家艾达·路易斯·赫克斯特伯的学术思想、写作特征及其在建筑评论史中的独特地位,以及查尔斯·詹克斯后现代主义论述的“错时”。

  作品栏目刊出了上海“定海之窗”社区中心、浙江德清洞天寮茶室、成都天府美术馆、鄂尔多斯十一间沙屋、上海青浦云图淀山湖民宿和OCAT深圳馆B10新馆。

  本期杂志特别邀请了张斌老师作为客座主编,感谢他在主题文章的策划、组稿工作中的重要贡献。

  6/ 对一段上海城市平民自建史的观察:致正建筑工作室的定海桥研究 /张斌

  46/ 正在消失的工业时代伴生物:杨树浦地区产业工人住房调研实录 /徐亮

  60/ 从定海桥开始:在认识“上海的B面”中塑造“建筑教育的具体地域性” /范文兵

  72/ 查尔斯·詹克斯的时代过去了吗?“后现代主义”在建筑中的兴衰和时代性 /王颖

  78/ 从街道工厂到“定海之窗”定海社区“微更新”小记 /王红军 焦梦婕

  82/ 藏着平顶的坡顶房子:浙江德清湿地公园茶室洞天寮建筑设计 /王方戟 董晓 黄杨

  96/ 以“沙”为题,以“沙”为魂:鄂尔多斯十一间沙屋的设计回顾 /温一阳温捷强

  106/ 离场的乡村“上海市青浦区蔡浜村云图淀山湖民宿改建设计 /田唯佳 宋玮

  112/ 艺术“工厂”的渐进式更新:解读OCAT深圳馆B10新馆 /张轶伟

  122/ 基于价值再生的历史村落保护与活化更新模式:以昆明乌龙古渔村为例 /王煊 曲俊翰

  128/ 传统街巷空间在现代语境下的再生:苏州图书馆平江分馆设计 /吴笛

  134/ “色彩地理学”视角下传统民居色彩的规律性研究:以中国吴越文化亚区为例/李如诗

  140/ 隔而不绝:平行阅读奥托 · 施泰德勒的支撑体住宅与黔东南三线地区的多层装配式厂房 /夏珩 曾楚晴 饶小军

  152/ “世界构造”的历史形式 论《全球社会主义中的建筑:冷战中的东欧、西非与中东》 /刘烨

  摘要 上海杨浦区定海桥地区百年来从产业工人聚居开始的持续自发建造现象是在公共资源长年不足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使用者的日常空间实践的累积。文章结合致正建筑工作室基于上海的系列空间研究,从定海桥的空间演变入手,揭示了正规与非正规混杂的自发建造中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复杂互动关系,并基于建造作为空间权利,探讨了这段典型的上海城市平民自建史对于理解上海城市特性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特殊价值。

  摘要 文章选取位于上海杨树浦地区有近百年历史的工人宿舍——定海路449弄及其相邻的定海路北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考察调研,文章对其建造历史进行系统溯源和梳理,着重讨论了20世纪80年代后涌现的非正规建造的层次、限制、机制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对定海路449弄的居住空间、共有空间,以及定海路公共空间三个层级的实例分析,展现了机构与个人博弈下普通产业工人居所以非正规方式持续“突围”的建造现象。

  摘要 自建住房作为个人空间实践活动的产物,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一直被视作亟须消灭和更新的存在,而其物质载体背后的诸多细节却往往被忽略。文章以上海定海桥地区内的自建住房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从日常生活实践与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角记录并分析生活及物质现状。结合实地调查、访谈回溯其建造历程,揭示自发建造背后的社会机制和驱动因素。

  摘要 文章从工业与产业工人之间的生产–生活关系出发,阐述了上海杨树浦地区工厂与工人住房之间的伴生性空间关系,即工人住房围绕工厂就近建造,形成了工厂大尺度与住宅小尺度并存的城市肌理。通过实地观测、影像记录、图纸绘制等方式,作者对杨树浦地区1949年以前建造的工人住房进行了一次普查性摸排与抢救性记录。调研的内容主要涉及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工人住房与周边环境的空间关系及历史变迁;二是住宅建筑的类型与空间尺度。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后工业时代背景下,这些作为“伴生物”的居住空间大多面临被拆除的命运,文章站在城市人文的角度讨论了保留城市肌理的意义以及“保留的真实性”。

  摘要 通过2013至2022年间对两位居住于定海桥不同区域的居民的考察,作者从生命经验和空间使用的角度,分析了近百年历史中定海桥的空间个案提供的批判性经验和启迪。

  摘要 通过分析作者主持的一系列围绕以定海桥为代表的“上海B面城市现象”的教学实践,文章探讨了如何在建筑教育中培养学生以复杂性视角理解上海,主要叙述了教育如何介入社会现实,如何针对性开展国际合作教学,学术研究如何与教学互动等议题。最终目标,是塑造一种带有“具体地域性”的建筑教育,做出基于中国现实的学术贡献。